祇园精舍钟声响

最近总觉得,自己的心态越来越保守了。原因有很多,但最重要的是自己没能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调整好自己的状态,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,太轻易随波逐流了。倒不是说随大流是件坏事,只是觉得自己越来越认不清自己,会在不经意间想到或做出一些自己都难以理喻的事情

所以容许我在这里做个谜语人,因为我不希望未来的我阅读到这里这时,还能记得这些事。

我非常清楚自己是很重感情的人,不论是对家人还是朋友,所以潜意识里就觉得,这似乎有点轻浮了。但是转念一想,正因为清楚自己不是轻浮的人,才显得这份后知后觉的想法并非虚无缥缈,而是真正开始动摇内心的,可以作为生活的一个重要锚点的。

仔细想想,我之所以随波逐流,就是缺少这样一个锚点,一个让自己内心坚定的东西。这可以是一种感受,一种信念,甚至可以是一件具体的物品。我曾试图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件事物中,方法就是挑选一些作品,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与欣赏。这源自林亦LYi在视频中给我的启发,只要作品足够优秀,就可以在沉浸于其中不断产生更高层次的获得感。

那么,对具体的人是否也可以如此?

写到这里,我忽然想起前段时间朋友给我分享了一篇他学校导师的随笔,写的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生活上的一些小事。
初看时我觉得这不就是一个中年人的碎碎念罢了,让尚还年轻的我们看有点难以共情。如今想起这个,是因为这篇随笔的核心就是一个词“变化”。大佬是在对自己年岁渐长的现实与曾经的对于未来的想象所感慨,而我现在似乎也要开始面对变化了。当身边熟悉的东西在悄然改变时,自己就仿佛站在了宇宙入口——接下来的每一小步都会直接决定未来的走向。

所以我也会对此有些束手无策,甚至感到害怕。但即便如此,也应该做些什么了。
“祇园精舍钟声响,诉说世事本无常”。与其随着环境飘摇,不如对当下的事物认真起来吧。

Top